钱钟书
15980
赞数:632
给他点赞
钱钟书(1910年11月21日-1998年12月19日),也作钱锺书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笔名中书君,江苏无锡人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,与饶宗颐并称“南饶北钱”。钱锺书对中国的史学、哲学、文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,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、哲学等的阅览和研究,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,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钱钟书作品有《围城》、《管锥编》、《谈艺录》等。
详细介绍 PROFILE +

钱钟书(1910年11月21日-1998年12月19日),也作钱锺书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笔名中书君,江苏无锡人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,与饶宗颐并称“南饶北钱”。钱锺书对中国的史学、哲学、文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,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、哲学等的阅览和研究,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,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钱钟书作品有《围城》、《管锥编》、《谈艺录》等。

人物简介
钱锺书(1910年11月21日—1998年12月19日)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锺书,字默存,号槐聚,笔名中书君。江苏无锡人。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,与饶宗颐并称“南饶北钱”。

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大学毕业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与杨绛结婚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副博士(B·Litt)学位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完成《谈艺录》和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,出版长篇小说《围城》。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1958年,创作的《宋诗选注》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1972年3月,开始写作《管锥编》。1976年,参与翻译的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出版。1982年,创作的《管锥编增订》出版。先后担任过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、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、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、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。199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。

主要经历
 早年生涯
1910年11月21日,钱锺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。因其大伯父钱基成只有一个女儿,长房没有子嗣,所以钱锺书一出生,照旧时习俗,祖父即命钱父钱基博将钱锺书出继给长房,由大伯父钱基成抚养。

1917年,因私塾附学不方便,由伯父钱基成教钱锺书读书。读了《西游记》《水浒》《三国演义》以及《说唐》《济公传》《七侠五义》等小说。

1920年,钱锺书入无锡东林小学(无锡立第二高等小学)就读。在东林小学开始接触林纾翻译的西洋小说。

1925年,返家度暑假,乃得知《古文辞类纂》《骈体文钞》《十八家诗钞》等选本,从此开始系统阅读,是一生治学之始。

1929年,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,不仅因为他分数很低,而且因为他的国文、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,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。

1932年春,钱锺书在清华园与杨绛初次见面。当时杨绛为东吴大学学生,因东吴大学听课而借读于清华大学。

1933年,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,在上海光华大学(今华东师范大学)任教。

 留学欧洲
1935年,钱锺书报考第三届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,以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的成绩87.95分名列榜首。7月与杨绛结婚。8月赴英国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英文系留学,与自费留学的杨绛同船赴英。

1937年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。5月,女儿钱瑗出生。夏秋之交,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。

1938年初,钱锺书在法国巴黎追记整理完成《石语》一书。

 辗转各地
1938年秋,与杨绛乘法国邮船回国,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外文系教授。因清华大学已迁至昆明,故钱锺书10月抵香港时,即下船从香港直接赴昆明。

1939年,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,并开始了《谈艺录》的写作。自此年开始两年在湘西。完成《谈艺录》最初部分,约相当于《谈艺录》初稿的一半。完成《围城》的布局、构思,有《中书君近诗》一册。有论文《中国诗和中国画》。此文后来收入了《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》《旧文四篇》和《七缀集》。

1941年,由广西乘船到上海,珍珠港事件爆发,被困上海,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,其间完成了《谈艺录》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散文随笔集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由开明书店出版,是“开明文学新刊”之一。写作《围城》。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,对《围城》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。

1945年,抗战结束后,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《书林季刊》编辑。在其后的三年中,其中篇小说集《人·兽·鬼》、长篇小说《围城》、诗文评《谈艺录》得以相继出版,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。

 任教清华
1949年,经吴晗邀请,钱锺书回到清华大学任教,任外文系教授。

1952年,由于院系调整,清华改为工科大学,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。钱锺书摆脱教务,在文学研究所(原属北京大学,后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,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)工作,任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组研究员。

1953年,郑振铎借调钱锺书到古典文学研究组工作。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

1955年,郑振铎把编选宋诗的计划交给钱锺书做,钱锺书着手编撰《宋诗选注》,此书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。

1957年,因父病到湖北省亲,有《赴鄂道中》五首绝句,寄寓了对当时形势的感受。当年11月钱锺书父亲病逝。

1958年,《宋诗选注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,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

词条所在榜单
赞 632 踩 0